
九年前,電視劇《亮劍》亮出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的一段歷史;
九年后的今天(tian),以紀(ji)(ji)錄六師人屯(tun)墾戍邊歷史為主題的紀(ji)(ji)錄片(pian)《亮劍之師》又成為一部力作,獲得了中國(guo)電視藝術家協會、國(guo)家檔案局聯合頒發的《理想(xiang)照(zhao)耀中國(guo)》紅旗飄飄全紀(ji)(ji)錄主題紀(ji)(ji)錄片(pian)優秀作品(pin)獎。
(1).jpg)
這部紀錄片由新(xin)疆電視臺(tai)(tai)、兵(bing)團五家(jia)渠電視臺(tai)(tai)、野馬(ma)集(ji)團聯合拍攝。據(ju)《農(nong)(nong)六(liu)(liu)師簡(jian)史(shi)》記載:六(liu)(liu)師是一支具有(you)光榮傳統歷史(shi)的老(lao)部隊,它的發端可以追溯到1927年(nian)(nian)黃麻起義的農(nong)(nong)民自衛軍(jun),這支部隊經歷了土地革(ge)命(ming)、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。1949年(nian)(nian)10月(yue)(yue)奉命(ming)進駐新(xin)疆,1953年(nian)(nian)6月(yue)(yue)集(ji)體轉業,成立新(xin)疆軍(jun)區農(nong)(nong)業建(jian)(jian)設(she)(she)第六(liu)(liu)師,1954年(nian)(nian)10月(yue)(yue)改編(bian)為(wei)新(xin)疆生產建(jian)(jian)設(she)(she)兵(bing)團農(nong)(nong)業建(jian)(jian)設(she)(she)第六(liu)(liu)師。
.jpg)
"誕生在黃麻,成長在太行,轉戰大西北,扎根在天山",這四句話是六師歷史的真實寫照。
60年前,在共和國成立的禮炮聲中,這支英雄的部隊在王震將軍、徐立清將軍的率領下,經巍巍太行,一路西行,把紅旗插在了天山腳下,把大漠戈壁變成了萬頃良田,掀開了屯墾戍邊的新篇章。
走過(guo)長征的(de)風(feng)雪,跨(kua)過(guo)抗日的(de)硝煙——這支(zhi)部隊脫下(xia)戰袍之(zhi)后,又(you)把(ba)青(qing)春歲(sui)月(yue)和“亮(liang)劍之(zhi)師”的(de)血脈及精神扎根在了五家渠這片炙熱(re)的(de)土地上。
(1).jpg)
該紀錄片導演郭有德曾多次榮獲新疆廣播電視節目獎,兩次獲全國十優紀錄片和優秀紀錄片獎。紀錄片的拍攝,也得到了野馬集團的大力支持。
制片方之一的野馬集團董事長陳志峰表示,記錄這段歷史,就是要讓后人銘記這支英雄的部隊,傳承 “狹路相逢勇者勝,劍鋒所指,所向披靡”的亮劍精神。 時代,需要亮劍精神!